近年來,無錫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以習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和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為遵循,全面落實中宣部、中央文明辦、省委宣傳部、省文明辦部署要求,以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目標,統籌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,持續高質量推進文明創建工作走深走實。去年,無錫市、江陰市、宜興市繼續蟬聯全國文明城市,社會文明程度測評綜合指數總得分全省第一。
一是注重常態長效,健全體制機制。進一步健全黨委統一領導、黨政齊抓共管、文明委組織協調、有關部門各負其責、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,形成組織有力、上下貫通、運作高效的大創建格局。市委市政府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,市委常委會定期研究部署創建工作,定期召開創建工作例會,建立市領導掛鉤聯系機制,市委市政府領導持續開展“四不兩直”暗訪,協調解決相關問題,督促各項任務落地落實。市人大開展“走進基層、走進群眾、為民代言、為民辦事”年度主題活動,市政協組織開展助推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專項民主監督活動,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。市委市政府印發《無錫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行動計劃》,明確8大重點攻堅行動、24個項目、116個重點量化指標,成立工作專班,協調推進各項工作。完善督查考核機制,形成日督查、周通報、月曬榜、季測評、年考核的常態化工作機制。今年以來,開展季度全域模擬測評3次,下發督導整改通報23期、紅黑榜6期。充分發揮績效考核“指揮棒”作用,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和意識形態工作督查,對全市8個板塊及89個條線部門明確考核細則和工作重點,進一步壓緊壓實創建責任。
二是注重惠民利民,推進重點攻堅。根據文明城市創建要求,將居民小區管理、環境衛生提標等8項工作作為市委市政府的年度重點工作項目,建立工作信息上報制度,每周跟進任務推進情況。推進文明素養培育,構建市、市(縣)區、街道三級聯動、行業系統廣泛覆蓋、全媒體聯動推介的道德典型推選機制,舉辦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,修訂《無錫市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禮遇辦法》,大力營造見賢思齊、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。推進居民小區管理,完成178個老舊小區施工改造,有序推進270余部電梯加裝工作,開展“紅色物業·微幸?!毙袆?。推進文明交通提升,發布“交通違法行為曝光臺” 23期,完成16個“堵點”治理,通行能力平均提升20%以上。推進環境衛生提標,開展市區道路保潔行動,實施各片區環衛一體化作業改革,全面實施垃圾分類,加速50座城市公廁、70座農村公廁建設。推進社會誠信建設,完成16個市級部門、98個區縣部門共計近500項信用承諾事項清單,開展“阿福分”線上信用知識競賽和信用優惠活動,組織企業信用修復培訓,幫助千余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。推進餐飲住宿業管理,開展餐飲住宿單位常態督查檢查,利用美團政務等平臺向2.2萬家單位推送“文明餐飲,反對浪費”宣傳信息,督促餐廚收運處置單位做好餐廚廢棄物處理。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,組織開展331場精品展覽和社教活動,實施“百宅百園”活化利用工程,全面提升文物建筑保護利用水平,舉辦無錫市首屆社區運動會,營造濃厚城市文化氛圍。推進農村環境整治,與文明村鎮創建相結合,開展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工作,印發《無錫市最美村莊認定辦法(試行)》,完善“最美村莊”選樹認定標準。
三是注重見事見行,深化實踐培育。制定下發《無錫市關于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》,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培訓會,市(縣)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總隊長,帶頭參與理論政策宣講和文化文藝志愿服務活動,嚴格落實縣(市、區)、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三級黨組織書記重點任務清單。做好典型推選,1人入選“中國好人”榜,15人入選“江蘇好人”榜,宣傳推選“無錫好人”24人,推動200個先進典型事跡入駐“學習強國”無錫平臺。舉辦志愿服務交流展示會,持續開展南禪寺學雷鋒志愿服務廣場活動、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月、崇德樂善“一月一主題”公益活動、“文明家門口”志愿服務進社區、愛心送考等志愿服務活動。成立無錫市“道德模范講師團”,150余名道德模范活動近200場。舉辦2022年網絡文明月活動,圍繞網絡空間思想引領、文化培育、道德建設、誠信建設、行為規范、生態治理、文明創建七個領域,精心設置10項主題活動。完善志愿者與村(社區)定向結對服務模式,全市上百萬人(次)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。開展“致敬錫城抗疫志愿紅”主題走訪慰問活動,向300名抗疫志愿者代表致敬,總金額超30萬元。舉辦2022年度無錫市少兒文化藝術節,組織開展了600多項豐富多彩的活動;開展無錫市“新時代好少年”評選活動,評出50名無錫市新時代好少年及12名標兵,3位同學當選2022年度“新時代江蘇好少年”;組織籌劃“無錫市第十三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月”活動,累計服務4.6萬余人次。
四是注重入腦入心,廣泛宣傳發動。制定下發《關于做好公益廣告宣傳的通知》等文件,明確各地各部門工作內容以及各類場所(載體)公益廣告設置要求。分類梳理公益廣告,推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市民公約、15分鐘生活圈、先進典型等宣傳內容。以“喜迎黨的二十大”為主題,面向社會征集平面類作品139個,視頻類作品30個。啟動“文明有我全城行動,典范之城全民共創”主題活動,組織“文明有我”短視頻挑戰賽,截至目前共征集參賽視頻200余條,總播放量超6000萬次。采取“傳統文化+動漫”的形式,打造“無錫有禮”微課堂系列產品7集。在各類媒體開設《德耀錫城》《創文明城市惠萬千百姓》《講文明樹新風》《文明家庭》等專欄,推出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“一把手”專題訪談、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系列評論。做好公益廣告刊播工作,無錫日報、江南晚報刊登公益廣告60個整版,在廣播、電視、移動電視(公交、地鐵)播放文明城市公益廣告近10萬條次。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傳唱《公民道德歌》,發起“彎腰行動”、“文明祭掃”等文明倡議,啟動十大交通違法行為宣傳整治攻堅戰,制作發放《無錫市民文明手冊》,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應知應會線上有獎問答活動,切實提高市民群眾的知曉率、參與率。今年以來,《光明日報》《新華日報》《南風窗》等媒體多次報道我市文明創建工作成效。
無錫市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、省有關部署要求,堅持問題導向、為民導向、效果導向,不斷提升文明創建的質量和水平,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。一要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創建工作的核心任務,全局性謀劃、整體性推進創建工作的各類項目載體,使文明創建和文明培育、文明實踐彼此呼應,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鎮、文明單位、文明家庭、文明校園五大創建相互支撐。二要牢記為民創建的初心使命,用心用力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,著力促進共建共享,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。三要深入研究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原則方法,不斷加強創建隊伍能力建設,努力把創建工作融入到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。四要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主題主線,努力打造信仰堅定、崇德向善、文化厚重、和諧宜居、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,以環境新面貌、文明新風尚、精致新狀態、思想新自覺和城市新進步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。